司机遭罪:只要注册过网约车,保险公司终身不赔,平台见死不救
发布时间:2022-04-10 14:25:52
近几年来,随着时代的进步,网约车这种新兴出行方式也越来越受欢迎。
滴滴,滴答,一喂顺风车等网约车平台发展迅速,从事网约车已成为了部分有车一族兼职赚补贴的常用方式。
不过随着整顿黑车的力度越来越大,不少无证的网约车司机选择退出,毕竟没必要为了挣几个小钱,去交几万的罚款。
可殊不知,无形中他们的私家车已被打上了奇怪的烙印。
一、事故后保险拒赔
近日,一位张师傅带家人开车出游时发生了车祸,交警保险都勘察了现场,划定责任方为张先生。
随后修理厂报价:张先生和对方的车辆修理费要 48000 元,被高额费用吓到的张先生在与保险公司沟通后心凉了。
保险公司拒绝赔偿。
原因是张师傅在一年前用自己的私家车注册滴滴后,开了一个星期时间的网约车。
保险公司告知张先生:他的车辆曾经从事网约车经营,属于私自改变车辆使用性质,从事非法营运,按照保险合同,保险公司有权拒绝张先生的车辆理赔。
这张师傅找谁说理去?
找平台?
二、平台见死不救
像滴滴,滴答,一喂顺风车这样的平台很多,
张师傅这样摸不着头脑的网约车司机也不在少数。
一年前跑过滴滴,怎么就成了现在得不到赔偿的理由?
当时滴滴并没有说任何有关保险不予赔偿的事,司机毫不知情。
而现在保险公司又以一年前的事为理由拒绝赔偿,司机赔了夫人又折兵,当时的一个星期“试驾”反倒换来了几万元的损失。
夹在滴滴与保险公司之间,司机毫无还手之力。
就算把司机放在平台与乘客之间,他们也是不受青睐的一方。
有些司机抱着试试的态度,开网约车赚点生活开销,滴滴平台也并没有阻止司机注册。
兼职在平台跑了1个月,遇到5次乘客取消,结果这五次全判自己有责。
各种不合理的理由,丝毫没有阻止滴滴偏袒乘客。
依我看,司机按照平台规则接单,如果乘客误认为司机绕路,是乘客与平台的问题,为什么会变成司机和乘客?
如果说出现这种情况,实属平台导航、派单思虑不周,是不是该加规则,对乘客多些提醒,同时给司机拒绝的权利,不能因为取消订单,代价全由司机来担。
仔细看这些问题,全职司机也一样忍受着奇怪规则,平台在这方面,一视同仁,倒还蛮公平。
司机与其说是滴滴的用户,不如说是他们赚钱的工具。
只入不出,资本的贪婪一览无余。
到头来,遭罪的都是司机。
最后在这里给各位司机提个醒:一旦你注册了网约车,即使在出事故时没有接单营运,保险公司一样可以拒赔。
大家三思而后行。
举报/反馈
下一篇:细数NBA球星们的成名绝技!